人的生命是漫長的,你思考過如何去浪費嗎?#
- 深夜看朋友圈,mkbk 看著各種今日外出遊玩以及校內活動,怎麼咧,你覺得 mkbk 會羨慕嗎,其實瑪卡巴卡只是太瞌睡嘞
- 很久之前的 mkbk 或許會羨慕吧,看著別人分享自己今天又去了哪裡吃飯,又去了哪裡賞花
- 但現在的瑪卡巴卡已經不一樣了!!!
- 首先是一個觀察上的問題,個體與總體的累加,且並非是所有的個體都有其在朋友圈的映射
- 朋友圈是一個濾鏡,人們會把什麼樣的東西發上去呢?(當然這裡先排除瑪卡巴卡,mkbk 總是想到就發哈)
- 這個問題 mkbk 有一些思考,但還是想聽一聽大家的選擇
- 你的分享欲如何
- 如果你要分享的話,你會選擇怎樣的方式呢?是選擇在和人私聊中分享,還是發朋友圈?還是說你會選擇在別的平台上發布?
- 或者你大多數時候和瑪卡巴卡一樣,側重於體驗,用心去記錄下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且不太喜歡拍照(說準確點,是不喜歡被喊過去凹姿勢哈哈哈)
- 但為什麼要起這個標題呢?
- 因為現在的瑪卡巴卡覺得這些活動與瑪卡巴卡的生活理念不相合
- 或者更準確地說,瑪卡巴卡是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做出的這個選擇,並非說明瑪卡巴卡對遊園會、路演、歌唱表演等等有什麼成見。
突然想到,mkbk 可以做一份日曆,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件去填充,這些活動會是相當好的素材哈。 - 但正如我在上一篇博客開頭中描述的那樣
- 這是北京的春天,而非我的春天
- 或者說,這也能成為 mkbk 的春天的話,mkbk 會覺得非常低落
- 難道 mkbk 作為一個人,我所羨慕的充實而精彩的生活就是去哪個餐廳打卡、去哪座山上留下自己的足跡、去哪個活動邊兒上當一個或默默旁觀或.... 哈,還能怎樣呢?mkbk 不喜歡這種感覺,所以無論是上次的明德廣場還是這次的世紀觀北,mkbk 都沒有去。
- mkbk 總是覺得,所有的這一切,與喧囂太近,與自己太遠,以前 mkbk 總是想著如何與別人交流,觀察別人的世界,當然現在也是,但現在 mkbk 覺得與自己交流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 與其和大多數人做一點看似很長,實則或是獨角戲,或是對方只有一些淺淺回應(很多情況下,敏感的 mkbk 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疲於應付)的對話,不如像現在的 mkbk 一樣,把意識的流動付諸於文字,這是你和過去的你對話的一種方式,同時也給將來的你和現在的你對話提供了一個機會。
- 說到對話,mkbk 覺得將來的自己看現在的自己尤其是一種寶貴的經歷。每個人都有,卻並非每個人都能善以利用。就像今天,(啊不,應該是昨天嘞)mkbk 聽的大數據講座中說的一樣,數據的價值要結合使用者的處理能力來看,每個人都有自己過往的龐大而又繁雜的數據
- mkbk 覺得這一點很難說,因為人腦的機制是非常複雜的,mkbk 不知道人腦如何去處理這些數據,但是,瑪卡巴卡的側重點是一個人主動去為自己構建一套便捷合理的數據轉化機制。
- mkbk 知道自己在這個地方說多了(雖然還有好多沒有說),毕竟打字速度跟不上思維的變化,歡迎朋友們線下或是線上找 mkbk 來討論哈,mkbk 會在文章結尾處附上自己的聯繫方式~
自己的世界,自己當然要當主角#
- 現在想來,瑪卡巴卡不喜歡那些活動,最大的原因是 mkbk 在其中找不到獲得感(朋友,活動獎品能配得上你寶貴的時間嗎?)(只是對意圖拿獎品的人或是受到獎品蠱惑的人說),找不到存在感,更長遠的話,這段精力是要構成你人生中的主幹呢,還是一些枝枝杈杈呢?
- 那些活動再好,毕竟也是別人的主場哈,正如尼采批判基督教但卻贊賞耶穌一樣,我也十分認同主辦者們。
- mkbk 知道自己第一段最後的敘述在一些視角下會有問題啦,懶得改了,在這裡是不是引入‘永恆回歸’更好一些呢?
- 假如你目前的生活要重複千千萬萬次,你還會繼續手中正在幹的事情嗎?
- 哈哈哈哈
- 突然想到,與哲學家尼采正‘相反’,mkbk 自己一直以來的想法是如何讓自己在下一次中做出不一樣的行動,我不希望有什麼能決定我會去做什麼,我不希望每次我面對同樣的情形都會是相同的做法,換句話說,mkbk 的世界中,mkbk 要是那個起決定性作用的參數。
- 毕竟,你生活在你自己的世界中
既然生活可能重複千千萬萬次,那為什麼不做出一點點改變呢
END
mkbk 的微信:makabaka5217
mkbk 的 qq:330438270
烏拉烏拉乎~瑪卡巴卡轉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