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abaka

makabaka

深夜自习随笔系列1

人的生命是漫长的,你思考过如何去浪费吗?#

  • 深夜看朋友圈,mkbk 看着各种今日外出游玩以及校内活动,怎么咧,你觉得 mkbk 会羡慕吗,其实玛卡巴卡只是太瞌睡嘞
  • 很久之前的 mkbk 或许会羡慕吧,看着别人分享自己今天又去了哪里吃饭,又去了哪里赏花
  • 但现在的玛卡巴卡已经不一样了!!!
  • 首先是一个观察上的问题,个体与总体的累加,且并非是所有的个体都有其在朋友圈的映射
  • 朋友圈是一个滤镜,人们会把什么样的东西发上去呢?(当然这里先排除玛卡巴卡,mkbk 总是想到就发哈)
  • 这个问题 mkbk 有一些思考,但还是想听一听大家的选择
    1. 你的分享欲如何
    2. 如果你要分享的话,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呢?是选择在和人私聊中分享,还是发朋友圈?还是说你会选择在别的平台上发布?
    3. 或者你大多数时候和玛卡巴卡一样,侧重于体验,用心去记录下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且不太喜欢拍照(说准确点,是不喜欢被喊过去凹姿势哈哈哈)
  • 但为什么要起这个标题呢?
  • 因为现在的玛卡巴卡觉得这些活动与玛卡巴卡的生活理念不相合
  • 或者更准确地说,玛卡巴卡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做出的这个选择,并非说明玛卡巴卡对游园会、路演、歌唱表演等等有什么成见。
    突然想到,mkbk 可以做一份日历,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件去填充,这些活动会是相当好的素材哈。
  • 但正如我在上一篇博客开头中描述的那样
  • 这是北京的春天,而非我的春天
  • 或者说,这也能成为 mkbk 的春天的话,mkbk 会觉得非常低落
    1. 难道 mkbk 作为一个人,我所羡慕的充实而精彩的生活就是去哪个餐厅打卡、去哪座山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去哪个活动边儿上当一个或默默旁观或.... 哈,还能怎样呢?mkbk 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无论是上次的明德广场还是这次的世纪观北,mkbk 都没有去。
    2. mkbk 总是觉得,所有的这一切,与喧嚣太近,与自己太远,以前 mkbk 总是想着如何与别人交流,观察别人的世界,当然现在也是,但现在 mkbk 觉得与自己交流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3. 与其和大多数人做一点看似很长,实则或是独角戏,或是对方只有一些浅浅回应(很多情况下,敏感的 mkbk 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疲于应付)的对话,不如像现在的 mkbk 一样,把意识的流动付诸于文字,这是你和过去的你对话的一种方式,同时也给将来的你和现在的你对话提供了一个机会。
    4. 说到对话,mkbk 觉得将来的自己看现在的自己尤其是一种宝贵的经历。每个人都有,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善以利用。就像今天,(啊不,应该是昨天嘞)mkbk 听的大数据讲座中说的一样,数据的价值要结合使用者的处理能力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过往的庞大而又繁杂的数据
    5. mkbk 觉得这一点很难说,因为人脑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mkbk 不知道人脑如何去处理这些数据,但是,玛卡巴卡的侧重点是一个人主动去为自己构建一套便捷合理的数据转化机制
    6. mkbk 知道自己在这个地方说多了(虽然还有好多没有说),毕竟打字速度跟不上思维的变化,欢迎朋友们线下或是线上找 mkbk 来讨论哈,mkbk 会在文章结尾处附上自己的联系方式~

自己的世界,自己当然要当主角#

  • 现在想来,玛卡巴卡不喜欢那些活动,最大的原因是 mkbk 在其中找不到获得感(朋友,活动奖品能配得上你宝贵的时间吗?)(只是对意图拿奖品的人或是受到奖品蛊惑的人说),找不到存在感,更长远的话,这段精力是要构成你人生中的主干呢,还是一些枝枝杈杈呢?
  • 那些活动再好,毕竟也是别人的主场哈,正如尼采批判基督教但却赞赏耶稣一样,我也十分认同主办者们。
  • mkbk 知道自己第一段最后的叙述在一些视角下会有问题啦,懒得改了,在这里是不是引入‘永恒回归’更好一些呢?
  • 假如你目前的生活要重复千千万万次,你还会继续手中正在干的事情吗?
  • 哈哈哈哈
  • 突然想到,与哲学家尼采正‘相反’,mkbk 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是如何让自己在下一次中做出不一样的行动,我不希望有什么能决定我会去做什么,我不希望每次我面对同样的情形都会是相同的做法,换句话说,mkbk 的世界中,mkbk 要是那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参数
  • 毕竟,你生活在你自己的世界中
    既然生活可能重复千千万万次,那为什么不做出一点点改变呢
    END

mkbk 的微信:makabaka5217
mkbk 的 qq:330438270
乌拉乌拉乎~玛卡巴卡转圈圈~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